中棉所61:抗虫转基因棉花,高产与品质的完美结合
2024-07-31 02:53:33 发布
在浙江省的棉花田里,一种名为“中棉所61”的转基因杂交棉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个品种,原名“中18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精心培育而成,它的审定编号是浙审棉2011001。中棉所61不仅在产量上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更在品质和抗病性上有着显著的优势。
中棉所61的植株形态为筒形、松散,茎秆柔软且有韧性,叶片中等大小,苞叶绿色稍深,边缘锯齿明显。它的花冠乳白色,铃长卵园形,絮色洁白,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它独特的外观。在2007年和2008年的浙江省棉花区试中,中棉所61的平均亩产皮棉分别为117.4公斤和125.0公斤,虽然与对照品种相比没有达到显著增产的水平,但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134.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0%。
更令人瞩目的是,中棉所61的纤维品质非常优良。它的上半部纤维长度平均为29.8毫米,断裂比强度高达30.4cN/tex,马克隆值为4.8,纺纱均匀指数为146.2,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在纺织行业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此外,中棉所61还具有很好的抗病性。根据萧山棉麻研究所的鉴定,它的枯萎病抗性与对照品种相当,苗期病指为30.7,蕾期病指为15.9,劈秆病指为5.2。这表明它在抵抗棉花主要病害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作为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61已经获得了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09)第181号),这为它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法律和安全上的保障。
在栽培上,中棉所61的要点是亩栽1500~1800株,重施花铃肥,并注意后期的肥水管理,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综合来看,中棉所61以其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特点,成为了浙江省棉区种植的理想选择。它不仅能够为棉农带来经济效益,更在推动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