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稻18号:江苏田野的绿色希望

2024-07-26 02:48:24 发布

在江苏的广袤田野上,稻谷是农民的希望,也是这片土地的骄傲。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特别培育的稻米品种——镇稻18号。它不仅是江苏农业科技进步的结晶,更是农民增收的保障。

镇稻18号,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和希望。它是由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通过镇稻99和武运粳7号的杂交,镇稻18号在2007年诞生,成为早熟晚粳稻品种中的佼佼者。

适应性是镇稻18号的一大亮点。它特别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它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在2010至2011年的江苏省区试中,镇稻18号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赢得了人们的关注,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638.0公斤,比宁粳1号增产5.7%,这一增产幅度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012年的生产试验更是显示了其高产潜力,平均亩产达到了702.0公斤,比对照增产9.4%。

镇稻18号的株型紧凑,长势旺盛,穗型大,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色好,抗倒性较强。这些特性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易于控制,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它的米质也非常优秀,整精米率71.9%,垩白率20%,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4%,这些理化指标都显示出镇稻18号的食味佳,是市场上受欢迎的优质稻米。

在栽培技术方面,镇稻18号有一套科学的管理要点。首先,适期播种是关键,5月中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5-30公斤,旱育秧则为40公斤左右。机插秧则在5月20-25日播种,每亩用种量3.0公斤,秧龄控制在18-20天。其次,适时移栽和合理密植是保证高产的基础,一般6月上中旬移栽,每亩栽插1.8万穴左右,基本苗6万-8万。

科学肥水管理是镇稻18号高产的关键。亩施纯氮20公斤左右,遵循“前重、中稳、后补”的原则,早施分蘖肥,中期稳健,适时施好穗肥。水浆管理则要前期浅水勤灌,茎蘖数达到20万左右时适度搁田,后期湿润灌溉,成熟后7-10天断水。

最后,病虫草害的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种传病虫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等,中后期则要综合防治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特别要注意黑条矮缩病、穗颈瘟的防治。

镇稻18号,这个名字背后是江苏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农民的辛勤汗水。它不仅代表了一种稻米品种,更代表了江苏农业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镇稻18号在江苏田野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