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茶150”:中国茶叶研究所的创新成果

2024-08-01 05:31:57 发布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中茶150”的茶树新品种诞生了。它不仅拥有独特的品种特性,还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茶叶界的一颗新星。

“中茶150”是一种灌木型茶树,属于中叶类,早芽种,以其武夷82为母本的开放授粉技术培育而成。它的叶片呈披针形,长9.90厘米,宽3.20厘米,叶色为中等绿色,先端尖锐,展现出一种自然的生命力。

这种茶树的开采期通常在3月中旬至下旬,1芽2叶盛期则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它的发芽密度中等,茸毛丰富,盛花期则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中茶150”不仅在外观上吸引人,更在内在品质上表现出色。它的1芽3叶长度达到7.70厘米,百芽重47.70克,茶多酚含量高达21.30%,氨基酸含量3.70%,咖啡碱含量3.40%,水浸出物含量48.00%。无论是制作绿茶还是红茶,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和色泽。

“中茶150”的绿茶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带有栗香和花香,滋味浓醇甘鲜,叶底嫩绿明亮。而其红茶汤色金红明亮,香气高甜,滋味浓醇甘爽,叶底红亮,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品质卓越,这种茶树还具有高抗茶炭疽病、抗茶小绿叶蝉的特性,抗寒性中等,抗旱性强。在第1生长周期中,亩产达到106.0千克,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82.76%;第2生长周期亩产122.0千克,增产41.86%,展现出其高产潜力。

栽培“中茶150”时,推荐采用单行单株或双株种植,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3厘米,穴距33厘米。定植时间以秋季或春季雨水较充沛的时节为宜。定植后,进行三次定型修剪,以促进其健康生长。春季每亩施尿素10~20千克,秋季施基肥300~400千克,以保证茶树的营养需求。

“中茶150”适宜在江南茶区,特别是浙江杭州地区,在秋季或春季雨水较充沛的时节种植。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幼苗期的防寒防冻,以及成龄茶园的倒春寒冻害预防。

“中茶150”不仅是茶叶研究所的创新成果,更是中国茶叶产业的骄傲。它以其卓越的品质和高产特性,为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茶叶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