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两优3313”:丰收的秘诀,优质稻谷的新星

2024-10-21 16:07:32 发布

在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的精心培育下,“两优3313”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中稻品种中的佼佼者。这一两系杂交中稻品种,自2014年获得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证(品种审定编号鄂审稻2014002)以来,便以其稳定的表现和高产的特性,赢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

“两优3313”的米质在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的严格测定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其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别高达80.4%和65.3%,直链淀粉含量适中,胶稠度和长宽比等指标也均表现优异。在2012至2013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630.38公斤,较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增产2.56%,展现出其在产量上的明显优势。

作为迟熟籼型中稻品种,“两优3313”的株型紧凑,植株高且茎秆粗壮,叶片浓绿,穗层整齐,谷粒长型,稃尖无色无芒,全生育期136.7天,比扬两优6号短3.3天,显示出其早熟的特性。然而,它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相对较弱,需要在栽培过程中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在栽培“两优3313”时,需要遵循适时播种、适龄移栽、科学管理肥水和病虫害防治等要点。播种时间根据地区不同而有所调整,鄂北地区4月上中旬,江汉平原及鄂东等地则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时,株行距和每穴插谷苗的数量都有明确的指导,确保合理密植。施肥方面,强调“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注重氮磷钾的比例和微肥的增施。

值得注意的是,“两优3313”虽然在湖北省鄂西南地区以外表现优异,但在稻瘟病重病区则不宜种植。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结合科学的栽培管理,将有助于发挥“两优3313”的最大潜力,为农民带来更加丰硕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