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优0627:四川农业的新希望,高产抗病的水稻新品种
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泸优0627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四川省水稻种植的新亮点。这一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川审稻20170003,正式亮相于农业舞台。
泸优0627的诞生,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作物研究所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努力的成果。它以自育不育系泸206A和恢复系成恢727的完美结合,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长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52天,株高约116厘米,株型适中,叶片直立内卷,后期转色良好,落粒性适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生长势头。
在产量上,泸优0627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4年和2015年的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569.72公斤和627.07公斤,比对照品种冈优725分别增产6.16%和9.09%。201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06.39公斤,增产率高达11.13%。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泸优0627的高产潜力,也显示了其广泛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品质方面,泸优0627同样表现出色。其出糙率为81.4%,整精米率为54.5%,长宽比为3.0,垩白粒率为51%,垩白度为8.8%,胶稠度为79mm,直链淀粉含量为23.0%,蛋白质含量为6.3%。这些指标均显示了泸优0627在稻米品质上的优越性。
抗病性也是泸优0627的一大亮点。在稻瘟病抗性鉴定中,2014年和2015年的叶瘟和颈瘟等级均在5级以上,显示出了较强的抗病能力。
栽培技术方面,泸优0627需要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并在5叶前进行栽插。合理密植,亩栽1.0万穴至1.2万穴,每穴栽2粒谷秧苗。肥水管理上,应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一般亩施8公斤至10公斤纯氮、2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钾肥作底肥,栽后7天施3公斤纯氮作追肥。同时,根据植保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主要病虫害。
综上所述,泸优0627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通过了四川省的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水稻生产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