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农8号红小豆:山西农业的新希望,高产量的红宝石

2024-12-13 02:49:49 发布

在山西省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京农8号红小豆”的作物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种红小豆由北京农学院精心培育,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负责引种,并于2008年在北京市完成鉴定。京农8号红小豆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营养价值,为山西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京农8号红小豆的生长周期平均为113.4天,植株直立紧凑,株高约38.6厘米,具有2至4个有效分枝。其复叶中等大小,小叶呈卵圆形,花朵呈黄色,荚数在18至25个之间,每荚含有5至7粒种子。荚长9.9厘米,荚宽0.65厘米,成熟荚为白色,籽粒近圆形,浅红色,表面光泽,百粒重在14至16克之间,属于中大粒型。

在品质方面,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检测结果显示,京农8号红小豆的粗蛋白含量(干基)为22.18%,粗淀粉含量(干基)为51.54%,这表明其营养价值丰富。

产量表现上,2011至2012年在山西省的直接生产试验中,京农8号红小豆两年平均亩产达到127.4千克,比对照增产10.2%。在10个试验点中,全部实现了增产。特别是在2011年,平均亩产108.7千克,比对照晋小豆1号增产11.2%;2012年平均亩产146.2千克,比对照晋小豆3号增产9.4%。

栽培京农8号红小豆时,应避免连作重茬,使用腐熟有机肥与氮磷钾复合肥混施作为底肥,并确保足墒播种。适宜的播种时间为晋北春播5月中旬,南部夏播6月25日左右,亩播量为5至8千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春播0.8至1.1万株/亩,夏播1至1.2万株/亩,行距45至50厘米,株距12至15厘米。在五叶期进行中耕培土以防止倒伏,并在花期注意防旱。花初期随水亩施尿素5至7千克,并使用500倍代森锰锌或1000倍多菌灵液兑少许80%敌敌畏乳油防治病虫害。

京农8号红小豆适宜在山西省中北部春播,南部复播种植。这种红小豆不仅为山西的农民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品选择,是山西省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