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鉴9343:甘肃农科院的抗锈丰产小麦新品种
2024-08-21 05:04:16 发布
在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的精心培育下,陇鉴9343小麦品种以其出色的抗条锈病能力和丰产性,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大亮点。这个品种的诞生,源于1993年的一次科学实验,贵农21与77-69(兰天1号)的杂交,孕育了具有Rr-10抗条锈基因的陇鉴9343,原代号93保4-3。
陇鉴9343的幼苗深绿,生长势强劲,具有中等冬性,能在253天的生育期内完成生长。它的高度适中,83-92cm,穗形长方形,长芒白壳,穗长7.9cm,平均小穗数15-18个,穗粒数高达35.8粒。其籽粒呈红色,质地坚硬,千粒重达到43.5g,容重804g/L。营养成分丰富,含粗蛋白质13.71%,赖氨酸0.43%,湿面筋26.2%,沉降值52.8ml。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陇鉴9343在条锈病的抗性上表现出色,田间表现从免疫到高抗水平,经过2002-2005年在甘谷的分小种鉴定,其抗性表现堪称优异。在2003-2004年的天水川区组区试验中,陇鉴9343的平均亩产高达504.95kg,比对照兰天6号增产10.52%,充分展示了其丰产潜力。
陇鉴9343的栽培要点也相当明确:它喜欢高水肥条件,每亩需要施用5000kg的农家肥,15-20kg的尿素,以及40-60kg的过磷酸钙。播种前,土壤需要进行消毒或用药剂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最佳播种期为10月中旬,亩保苗以30-35万株为宜。
适宜种植陇鉴9343的地区包括天水的甘谷县、武山县、麦积区、秦城区、清水县、秦安县等具有灌溉能力的川区,以及陇南市的西和、礼先低海拔川水地,定西市的临洮、临夏州的康乐等灌区。这些地区种植陇鉴9343,不仅能提高作物的抗病性,还能增加农民的收益,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