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稻6号:云南高原的绿色希望
2024-07-26 02:46:35 发布
在云南这片多彩的土地上,红稻6号以其独特的身份,成为高原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是一款由红河州农科所精心培育的籼型常规水稻,它的诞生源于1995年的一次科学探索,红优1号与云恢290的完美结合,经过六年的系统选育,红稻6号终于在滇审稻2010026号的见证下,向世人展示了它的风采。
红稻6号的生长周期为164天,它拥有113厘米的株高和26厘米的穗长,亩有效穗高达19.6万,穗总粒数达到138粒,结实率更是达到了70.4%。它的千粒重为33.9克,虽然易落粒,但这并不影响它在米质检测中的优异表现:出糙率80.1%,精米率74%,整精米率65.7%,粒长7.3mm,长宽比3.3,垩白粒率29%,垩白度3.2%,直链淀粉含量15.6%,胶稠度58mm,碱消值7级,透明度1级,蛋白质含量8.8%,全面达到国标优质米三级标准。
在抗性方面,红稻6号展现出了它对稻瘟病的坚强抵抗力。产量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2005-2006年的云南省常规籼稻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492.9千克,虽然比对照减产2.4%,但在生产试验中却以469.4千克的平均亩产,实现了比对照增产9.5%的优异成绩。
红稻6号的适宜种植区域为云南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籼稻区,它不仅为当地的粮食生产提供了新的选择,更为高原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仅仅是一种水稻品种的推广,更是对云南高原农业潜力的一次深度挖掘,红稻6号,正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潜力,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绿色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