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辐50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高产早籼稻新品种

2024-08-08 03:08:36 发布

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辐501”的常规早籼稻品种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走进了农民的视野。这不仅是一个品种的诞生,更是科技与农业结合的生动体现。

“辐501”的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11001,它源自于一次精心设计的辐射育种实验,通过(Z96-12/Z95-03)F1辐射,培育出了这一具有潜力的新品种。在产量表现上,2007年和2008年的省早籼稻区试中,辐501的平均亩产分别为487.3公斤和449.7公斤,虽然增产幅度未达显著水平,但两年平均下来,其产量比对照嘉育293增产了2.5%。

在田间,辐501的植株较高,株型偏散,剑叶略披,叶色淡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茎秆虽偏软,但分蘖力中等,穗形中等,着粒较稀,谷粒较长且无芒,颖尖无色,千粒重高达29.1克。全生育期平均为109.7天,略长于对照品种。

抗性方面,辐501表现出了对稻瘟病的强抗性,平均叶瘟0级,穗瘟1.5级,穗瘟损失率仅为0.9%。然而,它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则为中等,等级为5.1级。

在米质检测方面,辐501的整精米率平均为55.1%,长宽比为2.8,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为100%和32.3%,透明度为4级,胶稠度为65mm,直链淀粉含量为25.7%,这些指标均达到了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6等的标准。

对于种植辐501,建议农民朋友们注意保温育秧,以确保其生长环境适宜。综合来看,辐501是一个中熟早籼稻品种,具有分蘖力中等、生育期适中、千粒重高的特点,并且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为早稻种植。这不仅是对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的一种补充,更是对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一种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