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7优2115:长江上游的高产水稻新选择

2024-12-16 02:57:37 发布

在长江上游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蓉7优2115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适应性,成为农民的新宠。这个品种由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共同培育,经过国审稻20186017的严格审定,正式成为国家认可的水稻新品种。

蓉7优2115以其籼型三系杂交的特性,在长江上游地区展现出了优异的生长表现。它的全生育期为150.3天,比传统的F优498早熟1.1天,这意味着农民可以更早地收获,抓住市场先机。植株高度达到118.0厘米,穗长25.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可达14.9万穗,每穗总粒数高达173.4粒,结实率达到86.7%,千粒重30.5克,这些数据都显示了蓉7优2115的高产潜力。

在抗性方面,蓉7优2115对稻瘟病有一定的抗性,但需要注意防治。它对褐飞虱高感,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病虫害的管理。此外,该品种在抽穗期展现出较强的耐热性,耐冷性则为中等,这使得它能够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生长。

在米质方面,蓉7优2115的表现同样令人满意。整精米率达到55.2%,垩白粒率27%,垩白度6.3%,直链淀粉含量15.4%,胶稠度71毫米,长宽比3.1,这些指标都符合优质大米的标准。

产量表现上,蓉7优2115在2016年和2017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634.22千克和650.63千克,比对照F优498增产3.16%和3.4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2.42千克,比对照增产3.32%,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6.68千克,比对照增产3.47%,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蓉7优2115的高产性。

栽培技术要点上,蓉7优2115需要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控制在35天左右,亩栽插1.2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施肥方面,要重底肥,早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每亩施纯氮10~12千克,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水分管理上,要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同时,要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等病虫害。

综上所述,蓉7优2115以其早熟、高产、优质的特性,以及对稻瘟病的一定抗性,成为了长江上游地区水稻种植的新选择。它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