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冬麦区新宠——衡136小麦品种介绍
在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的选择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种经过国家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衡136。
衡136,一个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小麦品种,其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1017。这个品种的诞生,源于对农业科学不懈的追求与创新。衡136的诞生地,是河北省,一个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省份。
衡136属于弱冬性中晚熟品种,其成熟期略晚于洛旱2号,但这种微小的时间差并不影响它在农业生产中的表现。它的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分蘖力和成穗率都表现不错,为高产打下了基础。株高77厘米,株型松散,旗叶深绿且上举,虽然抗倒性一般,但这并不影响它在田间的整齐度和美观。
衡136的穗层整齐,穗较小,成熟时落黄良好,这不仅有利于机械化收割,也减少了因穗部病害导致的损失。在产量上,衡136表现出色,2008至2010年的试验数据显示,其平均亩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洛旱2号,最高增产幅度达到了6.6%。
然而,衡136并非完美无缺。它的抗旱性较弱,对条锈病、叶锈病、黄矮病高感,对白粉病中感。因此,种植衡136时,需要特别注意病害的防治。在品质方面,衡136的籽粒容重和蛋白质含量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面粉的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也表现良好,这使得衡136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栽培技术方面,衡136适宜在10月8日至15日播种,每亩播种量为7至10千克,晚播时需适当增加播种量。同时,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是保证衡136健康成长的关键。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是确保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衡136已经通过了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被认定为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山东省旱地种植。这一审定意见,为衡136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权威支持。
衡136,作为黄淮冬麦区的新宠,以其稳定的产量表现和良好的品质特性,正逐渐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选择。让我们期待衡136在广袤的田野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