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母猪排尿难,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疗?
2024-07-01 02:00:57 发布
在母猪分娩后约12小时,它们通常不会进食或排便,此时膀胱因长时间充盈而变得过度膨胀,导致膀胱肌肉收缩力下降,甚至出现麻痹现象。产后母猪的腹腔空间暂时增大,膀胱可能下移,造成排尿困难,形成尿潴留,影响膀胱的正常复位,病程可能持续5至7天,严重时可长达10天。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膀胱破裂和尿中毒。
母猪在产后表现出尾上举、两后肢张开等排尿姿势,但往往无尿或仅有少量尿液排出。它们可能会在躺卧时排出少量尿液,但整体上排尿困难,且容易因不安而踩伤幼崽。随着病情发展,母猪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拒绝哺乳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在母猪临产前避免喂食过多流质饲料,若产程过长,应适时引导其排尿。治疗方法可采用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3毫升和维生素B1 100毫升,每4至6小时注射一次,通常连续1至2次。若人工助产时间较长,为预防产道感染或膀胱炎,可同时使用抗菌药物。此外,可使用消毒的导尿管进行每日2至3次的导尿,并在尿道涂抹磺胺或抗生素软膏,同时肌注抗生素。还可以采用10%安钠咖8至10毫升注射于母猪后海穴,深度约2厘米,并肌注青霉素。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产后母猪的排尿困难,促进其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