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应对鹅群三大疾病?

2024-10-21 10:00:04 发布

面对鹅群的三大疾病——副黏病毒病、流感和剑带绦虫病,养殖户需采取一系列科学而有效的措施来确保鹅群的健康。首先,一旦发现副黏病毒病的迹象,应立即隔离未发病的鹅只至清洁区域,并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鹅,同时对病鹅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II号剂型灭活苗1毫升,以控制病情。紧急注射疫苗时需勤换针头,避免交叉感染。一个月后,再使用I号剂型灭活苗加强免疫。对于雏鹅,注射抗血清或卵黄抗体后,也需在一周左右进行I号剂型灭活苗的注射,并可适量使用广谱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

当鹅群出现流感症状时,应立即上报并确诊,封锁饲养场地,无害化处理病死鹅,彻底消毒,并隔离未发病的个体。同样,对病鹅注射II号剂型灭活苗1毫升,并在一个月后加强免疫。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抗体注射,但需在6至7天后注射I号剂型灭活苗。雏鹅由于抵抗力弱,需特别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

对于剑带绦虫病,鹅群放牧时容易感染,特别是数周龄至5月龄的鹅只。因此,定期驱虫至关重要。商品鹅群应在1至1.5月龄时进行首次驱虫,后备种鹅群则需在1至1.5月龄和4至5月龄时分别驱虫。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硫双二氯酚、吡奎酮和氯硝柳胺,用量需根据鹅只体重精确计算。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疾病对鹅群的影响,保障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