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遗5214:北京平原上的高产小麦新选择
2024-08-27 06:26:29 发布
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科遗5214小麦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和适应性,成为了北京平原地区种植者的新宠。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京审麦2011001,是农大3330与0290的杂交后代,展现出了冬性小麦的典型特征。
科遗5214的成熟期略晚于京411,但并不影响其在74厘米的平均株高下,拥有40.70万穗的亩穗数和36.6粒的穗粒数。它的长芒、白壳、白粒,以及饱满的籽粒和较硬的粒质,都是其品质的保证。在2010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中,科遗5214的容重、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等指标均表现出色,显示了其在食品加工方面的潜力。
产量方面,科遗5214在2009年和2010年的连续两年试验中,平均产量达到了461.10公斤/亩,比京411增产5.7%。即使在生产试验中,也实现了367.31公斤/亩的产量,增产1.9%,这证明了科遗5214的高产潜力。
在栽培技术方面,科遗5214适合在9月25日至10月5日的北京地区播种,基本苗以20~25万/亩为宜。种植者需要在冬前浇好冻水,并在返青期对晚、弱苗进行适当的肥水管理。此外,拔节期的肥水管理也非常关键,需要在基部第一节间定型后及时施肥。同时,病虫害的防治也不容忽视,包括白粉病、地下害虫、叶蝉和蚜虫等。
科遗5214的抗倒性较好,抗寒性中等,但在抗病性方面,它对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抗性较低,对白粉病的抗性中等。因此,种植者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病害的预防和控制。
总而言之,科遗5214以其高产、良好的品质和适应性,成为北京平原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的理想选择。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优化,科遗5214有望为种植者带来更多的收益和满足市场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