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半夏1号:四川山间珍宝,绿色药材新选择

2024-12-20 02:44:33 发布

在四川的山间丘陵地带,一种名为“川半夏1号”的药材正在悄然崛起,成为当地农业的新亮点。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格瑞恩勤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这一品种,源自四川省南充市的野生优良半夏种质材料,经过系统选育,成为了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的新成员。

川半夏1号的生长周期大约为135天,从播种到出苗仅需15天。它的植株不高,株高在15至30厘米之间,叶片呈卵形,全缘,三全裂,中间的叶片宽大,长度在7至12厘米,宽度在3至6厘米。珠芽小巧,直径3至8毫米,颜色从白色到棕色不等。肉穗花序雌雄同株,佛焰苞从绿色到绿白色,狭圆柱形。雌花序位于花序轴下部,长2厘米,雌花无花被,含有20至70个雌蕊,而雄花蕊则位于花序轴上部。浆果卵圆形,黄绿色,花期在5至7月。块茎近球形,直径0.5至2.5厘米。

内在品质方面,川半夏1号经过四川省食品药品检测院的检测,其水分含量为13.8%,总灰分含量为2.3%,浸出物含量为12.5%,总酸含量为0.49%,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规定。

在产量表现上,川半夏1号同样表现出色。2012至2013年的多点试验中,其平均亩产达到211.70公斤,比对照增产13.70%;2014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219.43公斤,比对照增产14.50%。

栽培川半夏1号,需要遵循一定的要点。首先,播种前应选择直径为0.8至1.5厘米的半夏块茎作为种茎。田间管理包括在10至11月间或春播前整地,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或4月中旬,播种前用50%的多菌灵500至1000倍液浸种10至20分钟进行杀菌处理,用种量为300公斤/亩,播种方式为撒播后覆土。田间管理还包括及时除草、中耕,以及在半夏生长中期进行培土,以促进新株的萌发。肥料施用包括基肥和2至3次追肥。主要防治的病虫害包括病毒病、叶斑病、腐烂病和红天蛾等。采收加工则在8月中下旬进行,去除须根、去皮洗净后干燥,干燥温度不超过60℃。

川半夏1号适宜种植在四川盆中山丘陵亚区,海拔500至1600米的区域,包括南充、遂宁、广安、达州等地。这一新品种的培育,不仅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传统药材的现代化种植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