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优1号:东北田野上的金色希望

2025-04-26 05:14:42 发布

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一种名为“桦优1号”的杂交粳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由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桦南鸿源种业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联合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黑审稻2018004的审定编号,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桦优1号的诞生,源自于桦1A和R1747的精心杂交配组,这一过程凝聚了育种者的辛勤汗水和智慧。在适应区,桦优1号的生长周期大约为146天,需要的≥10℃活动积温约为2750℃。它的植株高大,株高可达101.8厘米,穗长16.5厘米,每穗粒数约为138粒,千粒重约25.6克。品质分析显示,桦优1号的出糙率为83.5%,整精米率为72.5%,垩白粒米率仅为4.5%,垩白度0.6%,直链淀粉含量(干基)为14.76%,胶稠度73.5毫米,食味品质高达83分,完全符合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

在抗病性方面,桦优1号同样表现出色,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叶瘟等级为1级至5级,穗颈瘟等级为1级至3级。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处理空壳率在3.91%至8.25%之间,这使得桦优1号在东北的寒冷气候下也能稳健生长。

产量表现上,桦优1号同样不负众望。2015至2016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公顷产量达到8954.2公斤,比对照品种松粳9增产10.3%;2017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为8719.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1.2%。

桦优1号的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播种期定在4月8日至4月15日,插秧期则在5月12日至5月19日,秧龄控制在30至35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6.7厘米,每穴3至5株。施肥方面,一般公顷施纯氮12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2:1:1.5。磷肥全部作为基肥,钾肥则分基肥和穗肥两次施入,各占50%。氮肥的施用方法为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具体的肥料量也已明确。灌溉方法采用浅湿干交替节水灌溉,收获期则从9月30日开始。

尽管桦优1号具有诸多优点,但在栽培过程中还需注意预防稻瘟病等病害。经过严格的审定,桦优1号被认定为符合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725℃以上的地区种植。

桦优1号,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东北田野上的金色希望,为农民的丰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