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黄糯267:黄淮海地区的鲜食糯玉米新星

2024-08-12 04:15:03 发布

在黄淮海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一种新型的糯玉米品种——京黄糯267,正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高产潜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精心培育,京黄糯267以其母本京糯5和父本黄糯6的优良基因,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特性。

京黄糯267的生育期约为78天,与当地流行的苏玉糯1号相当。它的幼苗拥有紫色的叶鞘和绿色的叶片,成熟植株高达227至240厘米,穗位高90至100厘米,叶片数量在22至23片之间。花丝和颖壳均呈绿色,而果穗则呈现漂亮的锥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在12至14行,穗轴白色,籽粒饱满且呈黄色,百粒重(鲜重)在36至40克之间。

在抗病性方面,京黄糯267表现出了高抗矮花叶病的特性,同时对弯孢菌叶斑病、小斑病和瘤黑粉病具有抗性,对大斑病和茎腐病则表现为中抗。在黄淮海地区经过专家品尝鉴定,其口感达到了鲜食糯玉米的二级标准,而其胚乳粗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比例均符合国家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方面,京黄糯267在2003至2004年的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24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达到837.9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7.53%,显示出其显著的增产潜力。

在栽培技术方面,建议每亩种植密度为3300至3500株,并注意防治玉米螟,以防止倒伏现象的发生。经过严格的审核,京黄糯267已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以及陕西的夏玉米区作为鲜食糯玉米种植。

京黄糯267,不仅以其高产和抗病性赢得了农民的青睐,更以其优良的食用品质,为黄淮海地区的餐桌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不仅是农业科技的一次飞跃,更是对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的一次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