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稻21号:云南高原上的绿色希望
在云南的广袤土地上,文稻21号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高产潜力,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宠。这款由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水稻品种,以其强大的适应性和抗病性,为云南的稻农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文稻21号,这个编号为滇审稻2019028号的品种,是经过多年多代选育而成的成果。它的植株直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翠绿,剑叶直立正卷,展现出旺盛的生长力。在田间,它的穗子轻度包茎,穗长25.0厘米,穗实粒数高达121.8粒,结实率达到了88.2%,千粒重33.13克,全生育期157.7天,这些特性使得文稻21号在产量上有着不俗的表现。
在米质检测中,文稻21号的糙米率76.5%、精米率67.0%、整精米率59.3%,粒长7.2mm,长宽比3.1,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其优良的米质特性。直链淀粉含量15.6%、胶稠度70mm、碱消值7.0级,透明度1级,水分11.5%,这些指标进一步证明了文稻21号的高品质。
抗病性方面,文稻21号展现出了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7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高抗白叶枯病和稻曲病、中抗纹枯病的优异表现,这为稻农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
产量表现上,文稻21号在2017-2018年云南省常规籼稻品种试验中,2017年平均亩产647.8千克,2018年平均亩产663.2千克,两平均亩产655.5千克,比对照增产6.1%,增产点率75%。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9.2千克,比对照增产7.67%,增产点率80%,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文稻21号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上,文稻21号推荐旱育壮秧、合理密植,采用肥床旱育秧技术,秧龄30-35天;栽插密度一般每亩1.8-2万丛、2-3苗/亩;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碳氨40千克、普钙50千克、硫酸钾10千克、硫酸锌1千克作基肥,栽后7-9天亩施尿素10千克;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综合防治病虫害,九黄十收。
经过严格的审定,文稻21号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50米以下籼稻区种植。这不仅是一个品种的成功,更是云南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为云南的稻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