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向日葵新品种——矮大头709,高产量与抗病力的完美结合
探索新疆广袤的田野,一种名为矮大头709的向日葵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款由北京金色谷雨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品种,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高产量表现,为新疆的向日葵种植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矮大头709的生育期为110天,幼苗和幼茎均呈现深绿色,成熟植株的株高可达120厘米,茎粗2.4厘米,叶片数为39片。其叶形为心形,花盘形状凸出,倾斜度为4级,盘直径19.4厘米,舌状花为鲜亮的黄色,花粉为橘黄色,而管状花则为紫色,单盘粒重高达75.4克。籽粒形状为宽卵形,黑底灰边,籽仁率高达72.5%,百粒重5.3克,含油率高达50.5%。
在抗病性方面,矮大头709展现出了中抗盘腐型菌核病、根腐型菌核病、黑斑病、褐斑病的能力,同时对黄萎病具有高抗性。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287千克,比对照矮大头567DW增产8%;第2生长周期亩产293千克,比对照增产9.8%,这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栽培矮大头709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术要点:首先,适宜在≥10℃活动积温2000℃以上的地区种植,低积温地区需覆膜种植。其次,建议与其他禾本科农作物实行3~5年轮作。播种时间应避开高温期,一般在4月初至5月中下旬。施肥方面,需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二铵5~10千克作底肥,现蕾初期施尿素5~10千克、钾肥3~5千克。合理密度一般为亩保苗4000~5000株,肥力条件好的地块可适当稀植。及时间、定苗,中耕锄草,苗期(8叶期)亩追施3~5千克硫酸钾,现蕾初期,亩施尿素5~10千克,并根据墒情结合培土浇水。收获时,当花盘背面变黄,舌状花脱落,茎秆变褐色,叶片黄绿或黄枯下垂,即可进行。
矮大头709适宜在新疆种植,但在菌核病、黄萎病、黑斑病高发区需谨慎种植,避免重茬或连茬种植影响产量。在干旱或水肥较大时,植株基部可能出现分枝,但随着主头灌浆,叶芽将停止生长,不会影响整体产量。适当稀植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提高产品质量,为新疆的向日葵种植业带来新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