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小麦新希望——“贵农29号”的丰收秘诀

2024-12-09 03:15:32 发布

在贵州的麦田里,一种名为“贵农29号”的小麦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品种,正式名称为“贵农09-8”,拥有黔审麦2014001号的审定编号,是贵州大学和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的科研结晶。2004年,科研人员将自育的贵农13号小麦与贵农21品系结合,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终于在2009年诞生了这个半冬性中熟品种。

“贵农29号”全生育期为194天,比常规品种早熟一天,株高73厘米,株型紧凑,穗粒数达到39.5粒,千粒重高达42.7克。它的幼苗半匍匐,分蘖能力强,叶片直立,穗层整齐,成熟一致,呈现出良好的熟相。长方穗、长芒、白壳、白粒的特征,以及半硬质、籽粒饱满的特性,使得它在品质上也颇具优势。经过测定,其容重为772g/L,蛋白质含量12.75%,湿面筋含量26.14%,沉降值31mL,硬度37%,属于弱筋小麦,适合多种食品加工。

在抗病性方面,“贵农29号”同样表现出色,对条锈病、白粉病具有中抗以上的抗性,中抗叶锈病、杆锈病,这为农民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种植成本。

产量表现上,“贵农29号”在2011至2012年度的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325.9公斤,比对照增产5.91%;2012至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77.5公斤,比对照增产5.6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9公斤,比对照增产5.77%,增产点数达到83.3%。在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263.4公斤,比对照增产10.35%,所有试点均实现增产。

种植“贵农29号”的关键在于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防治蚜虫和适时收获。适时播种通常在霜降前后5天内进行,高海拔地区略提早,低海拔地区稍推迟。净作每亩基本苗13~15万,播种量6~8公斤;套种播种量每亩4~5公斤。田间管理上,要施足底肥,重施有机肥,N、P、K肥配合施用,底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和复合肥50公斤;及时追施分蘖肥和拨节肥,每次施尿素10公斤,中耕除草1~2次。中后期注意防治蚜虫。腊熟末期应及时收获与晾晒,防止穗发芽、霉变影响产量和品质。

“贵农29号”适宜在贵州省主要麦区种植,它的出现,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也为贵州的小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