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豆163:抗病害、高产量的夏大豆新品种

2025-04-17 05:10:24 发布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阜豆163,以其卓越的抗病害能力和高产潜力,成为夏大豆种植的新宠。这款中熟夏大豆品种,以其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和椭圆形叶片脱颖而出,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特性。

在2017年和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阜豆163的平均株高达到75.1厘米,底荚高度20.2厘米,有效分枝1.6个,单株荚数36.0个,单株粒数80.4粒,百粒重19.1克。全生育期大约103天,比对标品种中黄13稍晚成熟3天。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的抗性鉴定中,阜豆163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和SC7均表现出抗病和中抗的特性,这在大豆种植中尤为重要。

在产量方面,阜豆163同样表现出色。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3.1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30%;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9.5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15%。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更是达到180.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13%,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阜豆163的高产潜力。

为了确保阜豆163的最佳生长,栽培技术要点包括:6月上中旬播种,高肥田密度1.5万株/亩,中肥田1.6-1.8万株/亩;肥力差时初花期亩追尿素5-7千克或复合肥7.5-10千克;遇旱及时灌溉,花荚期严防受旱,遇涝及时排水;可于苗期化学除草或中耕除草;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花荚期注意防治卷叶螟、斜纹夜蛾、食心虫、豆荚螟等;旺长时要注意喷施助壮素等控旺防倒伏。

经过严格的审定,阜豆163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种植,种植时需注意对病虫害及时防控。阜豆163以其抗病、高产的特性,为大豆种植者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