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麦29:黄淮地区小麦新宠,高效增产的希望之种

2024-07-22 03:11:41 发布

在黄淮冬麦区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徐麦29”的小麦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显著的增产效果,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作为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杰作,徐麦29不仅在产量上展现出了不凡的潜力,更以其抗病性和适应性赢得了专家和农民的一致认可。

徐麦29的起源与特性

徐麦29,这个品种编号为“国审麦2005016”,其育种历程凝聚了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心血。它是由郑州8329和周麦9两个品种杂交而成,融合了两者的优点。徐麦29属于弱春性小麦,成熟期略晚于豫麦18-64,但这种延迟并未影响其产量表现。它的幼苗生长健壮,抗寒性强,茎秆弹性好,具备了良好的抗倒伏能力。尽管耐湿性一般,但徐麦29在田间的自然鉴定中显示出了对叶枯病的高抗性。

产量与品质

在产量表现上,徐麦29在连续三年的试验中均显示出了增产的趋势。2002-2003年度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亩产达到了451.0公斤,2003-2004年度续试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24.4公斤,显著超过了对照品种。到了2004-2005年度的生产试验,徐麦29的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467.48公斤,增产效果显著。

品质方面,徐麦29的籽粒为白粒,籽粒角质,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在14%以上,这为面粉加工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同时,它的容重和沉降值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加工性能。

抗病性与适应性

徐麦29在抗病性方面表现不俗,中抗条锈病,中感秆锈病,但对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的抗性较弱,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病害的防治。尽管如此,徐麦29在田间自然鉴定中显示出了高抗叶枯病的特性,这为其在病害多发的黄淮地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栽培技术要点

徐麦29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播期的把握和基本苗的控制。适播期为10月10日至25日,过晚播种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和产量。每亩适宜的基本苗数为18万至20万苗。在栽培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治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以确保徐麦29的健康生长。

审定意见

经过严格的审定,徐麦29被认为符合国家小麦品种的审定标准,并通过审定。它被推荐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以及山东省菏泽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

徐麦29,不仅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它代表着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的未来。对于黄淮地区的农民来说,徐麦29是增产增收的希望,是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