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选】天选46号: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小麦新品种

2024-08-09 03:29:10 发布

在金色的麦田中,一种名为“天选46号”的小麦品种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由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它不仅是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更是农民朋友丰收的希望。

“天选46号”小麦,以其审定编号甘审麦2010014,成为农业科技的新宠。它源于天882母本与天选37号父本的有性杂交,经过系谱法的严格选育,最终以天9220-12的原代号脱颖而出。

这种小麦品种具有鲜明的特性:它是一种冬性小麦,幼苗匍匐生长,整个生养期约为244天。叶片深绿,半披垂,植株高度约100厘米,穗形纺锤,白色无芒,每亩成穗数量在35-40万穗之间。每穗的结子小穗数平均为16.9个,穗粒数高达38.9粒,千粒重平均为36.3克。籽粒呈卵形,颜色浅红,质地为角质,粗蛋白含量达到13.66%,赖氨酸含量0.43%,湿面筋含量21.14%,沉降值32.2毫升,容重在792-819克/升之间。这些指标不仅展示了其优良的品质,也彰显了其抗寒、抗旱、抗青干的能力,以及对条锈病的高抗性。

在产量上,“天选46号”同样表现出色。2005至2007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457.2公斤,较对照品种兰天13号增产0.9%。而在2006至2007年的出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437.6公斤,较对照增产12.4%。

栽培“天选46号”时,每亩应施用过磷酸钙40-50公斤,尿素15公斤,并在起身拔节期结合春灌追施尿素10-15公斤。在渭河川道等高水肥地区,建议适当控制播种密度,亩播量控制在12-15公斤,亩保苗20-25万。返青拔节期要控制肥水,注意蹲苗锻练,以防止因群体过大而导致倒伏减产。

“天选46号”小麦以其出色的表现和适应性,适宜在天水市渭河河谷川道区及塬台机灌地种植,是当地农民实现高产、稳产的理想选择。选择“天选46号”,让丰收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