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稻189号:安徽农田的高产新星

2024-08-14 05:07:17 发布

在安徽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皖稻189号”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适应性,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种由合肥峰海标记水稻研究所精心选育的杂交中籼组合,以其显著的增产效果和抗病能力,迅速在农业界崭露头角。

皖稻189号,审定编号为皖品审06010502,是庐州98A与恢875的完美结合,诞生于2002年。在2004至2005年的安徽省中籼区域试验中,皖稻189号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639.65公斤和590.07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汕优63,分别实现了9.45%和12.37%的显著增产。2005年的生产试验进一步证明了其平均亩产564.29公斤,增产8.20%的优异表现。

皖稻189号的株高约为120厘米,株型紧凑,叶片长挺,生长繁茂,分蘖力强,平均每穗总粒数约165粒,结实率接近80%,千粒重28.5克。其米质达到了国家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的第四等级。全生育期大约为145天,比汕优63多出5天,这使得皖稻189号在生长周期上稍长,但换来的是更高的产量和更优质的米质。

在抗病性方面,皖稻189号对白叶枯病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稻瘟病的抵抗力则为中等。因此,种植皖稻189号时,农民朋友们需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种植皖稻189号的最佳时期为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秧龄控制在30至50天。每亩种植约2.0万穴,每穴播种1至2粒种子苗。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病害防治,皖稻189号有望成为安徽省乃至更广区域的水稻种植新选择,为农民带来更丰富的收成和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