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院的骄傲——远杂9307,花生界的增产明星
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诞生了一种名为远杂9307的花生新品种,它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迅速成为花生界的一颗耀眼新星。
远杂9307,一个拥有珍珠豆型特征的品种,以其夏播生育期约110天的高效生长周期,展现出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用价值。植株直立,疏枝分明,主茎和侧枝的长度分别达到30厘米和33厘米,总分枝多达8-9条,结果枝约6.5条,单株结果数在11-14个之间。叶片宽椭圆形,深绿色,中大,为植株提供了充足的光合作用面积。荚果茧形,果嘴钝,网纹细深,百果重可达182.2克左右。籽仁粉红色,桃形,光泽亮丽,百仁重约74.9克,出米率约为73.6%,蛋白质含量高达26.52%,脂肪含量为54.07%,这些指标都显示了远杂9307在营养价值上的优势。
在产量表现上,远杂9307更是不负众望。2000至2001年的全国北方片花生区试中,该品种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白沙1016,两年平均亩产荚果212.71公斤,籽仁156.57公斤,分别比对照增产9%和14.15%。2001年的全国花生生产试验中,更是达到了荚果248.65公斤,籽仁181.49公斤的高产记录。
远杂9307不仅在产量上表现出色,其抗病能力同样令人瞩目。它高抗青枯病,同时对叶斑病、网斑病和病毒病都具有很好的抗性,这使得它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产量。
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播期不晚于6月10号,每亩种植12000至14000穴,每穴2粒。田间管理上,注重生育前中期的促进生长,播种前施足底肥或苗期及早追肥,及时中耕,花针期避免干旱,后期养根护叶,确保及时收获。
经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评审,远杂9307符合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已获审定通过,并推荐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省及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等地区种植。这不仅是对远杂9307品质的肯定,也是对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科研实力的认可。远杂9307,一个值得农民信赖的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