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的神经细胞:未来医疗的希望还是挑战?
2024-06-24 20:07:35 发布
英国科学家在《自然·化学》杂志上宣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首次在实验室成功制造出人工神经细胞,这些细胞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未来有望用于修复心脏、眼睛等重要器官。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水凝胶材料,模拟人类神经细胞的功能,其直径和长度分别达到0.7毫米和25毫米,与自然神经细胞相比,尺寸显著增大。
这些人工细胞在光照下能够激活蛋白质,泵入氢离子,携带电信号,并通过三磷酸腺苷(ATP)在水滴间传递信号。研究人员已成功将多个人工神经细胞连接,实现并行信号传递,为信息的多样化传输铺平了道路。巴斯大学的专家认为,这项技术是开发无创脑机接口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进展。
然而,尽管这一创新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它目前还存在局限性。与真正的神经细胞不同,人工神经细胞缺乏循环和再生神经递质的能力,仅能持续工作数小时。贝利团队期望未来能通过光控释放药物分子,以更精准的方式治疗伤口。尽管如此,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这一技术仍需跨越重大的技术障碍和时间考验。总编辑指出,尽管人工神经细胞能部分模拟真实细胞的功能,但要实现真正的临床应用,还需进行长期而艰苦的研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