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选】浙粟2号:浙江农业科学院的创新谷子品种

2024-08-24 09:48:23 发布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团队,卢华兵、吕学高、刘新华、石丽敏、曹春信、朱正梅和宋费玲,经过精心育种,成功培育出了一种新型谷子品种——浙粟2号。这款谷子以其优异的性状和高产潜力,成为夏秋季种植的优选。

浙粟2号是一种粮用型谷子,具有中熟特性,生育期仅需86天。它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潜力。幼苗叶鞘呈绿色,叶姿半上冲,单秆生长,花药黄色,刚毛绿色且较短。成熟的植株株高可达149.5厘米,穗长27.2厘米,穗棍棒形,穗密度适中,单穗重27.5克,穗粒重22.8克,千粒重3.1克。籽粒呈黄色,小米浅黄色,胚乳糯型,富含营养,粗蛋白含量11.4%,粗脂肪含量4.2%,总淀粉含量68.6%,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7.89%,赖氨酸含量0.22%。

在抗病性方面,浙粟2号对白发病有感,但抗谷锈病,中抗谷瘟病,这为种植户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在两个生长周期的产量测试中,亩产分别为387.47千克和378.96千克,虽有轻微波动,但整体表现稳定。

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最佳播期为7月10日至7月25日,最晚可至8月18日。播种前需施足有机肥,或亩施复合肥30~35千克。播种方式为起垄开沟条撒播,播量0.4~0.5千克,播种深度2~3厘米。本品种不抗除草剂,因此需要人工间苗和锄草,每亩保苗1.4万~1.6万株。抽穗前,配合中耕培土,亩施10~15千克复合肥作为穗肥。

适宜种植区域为夏谷区浙江夏秋季,这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种植选择。然而,种植浙粟2号也需要注意几点:不可使用除草剂,拔节前期少施氮肥,抽穗前中耕培土防止倒伏,灌浆期做好防鸟措施,以及及时收获防止霉变。

浙粟2号,一个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的谷子新品种,以其高产、抗病、易于管理的特点,为夏秋季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