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新骄傲——“鲁葱杂1号”:品质与产量的双重飞跃
在山东省,大葱不仅是餐桌上的常见食材,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新品种——“鲁葱杂1号”。这个品种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亮点。
“鲁葱杂1号”是经过科学配种而成的一代杂交种,其父母本分别是来自章丘的大葱和日本磐田白葱。这种棒状大葱以其强健的生长势和直立的植株形态脱颖而出,株高可达120厘米,葱白部分长约50厘米,直径约2.7厘米,单株重量大约300克。叶片同样直立,不易折断,叶色深绿且富含蜡质,整个生长期大约有6至7片功能叶。
在抗病性方面,“鲁葱杂1号”同样表现出色,灰霉病、霜霉病和紫斑病的病株率分别控制在23.7%、21.5%和15.5%,这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省心。此外,它的干物质含量达到12.5%,纤维素含量1.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可溶性糖含量8.8%,丙酮酸含量10.2μmol/ml,可溶性糖与丙酮酸的比例为0.87,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品质。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辛辣味适中,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都能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在产量方面,“鲁葱杂1号”同样不负众望。在2011至2012年的全省大葱品种区域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6523.0公斤,比对照章丘大葱增产12.4%;2013至2014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023.7公斤,比对照增产13.8%。
栽培“鲁葱杂1号”并不复杂,可以在秋季或春季育苗,选择地势高燥、排水灌溉方便、土层深厚、地力肥沃的地块进行栽培。定植时间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每亩的密度为2至2.5万株,收获期则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
总的来说,“鲁葱杂1号”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抗病能力和高产出,成为了山东省适宜地区露地种植的棒状大葱品种的新选择。这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进步,更是农民增收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