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糯133:福建省春播优选,产量高、品质佳的鲜食玉米新品种
在福建省,一种名为甜糯133的玉米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脱颖而出,成为当地春播的理想选择。甜糯133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联合培育,其品种来源为改01-1b与中zip233的杂交。这一品种以其短生育期、高产量和优质口感,成为福建省农业的新亮点。
甜糯133的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仅需79.4天,比苏玉糯5号早熟1.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约224.3厘米,穗位高84.5厘米。花丝深红色,果穗呈长锥型,穗长21.3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7厘米,穗行数14.8行,行粒数36.2粒,白粒白轴,鲜百粒重36.1克,鲜出籽率67.0%。在抗倒伏和倒折方面表现优异,倒伏率和倒折率均为0.3%。
在抗病性方面,甜糯133表现出色,两年田间调查显示其抗大斑病、感小斑病、抗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抗粗缩病。品质评分高达86.4分,优于对照品种。扬州大学农学院的测定结果显示,甜糯133的皮渣率为15.5%,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8%,达到了国家糯玉米标准。
产量方面,甜糯133在2016年和2017年的参试中,鲜果穗平均亩产分别为957.96公斤和1147.85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分别增产17.78%和27.79%,两年平均亩产1052.91公斤,比对照增产22.79%,增产效果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春播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种植密度为3200~3500株/亩。施肥方面,以有机肥为主,亩施尿素15~20公斤和氮磷钾复合肥20~30公斤。大喇叭口后结合培土增施尿素10公斤、复合肥10公斤,开花前后增施钾肥,亩用量10公斤。同时,要综合防治病虫害,并适时采收。
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为,甜糯133作为鲜食型甜加糯玉米单交种,春播出苗至采收79天左右,产量高,品质优,适宜福建省春播种植。在栽培上需注意防治纹枯病,并增施磷钾肥。经过审核,甜糯133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已通过审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