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蓬2号:成都平原的药用植物新星

2025-05-06 05:11:32 发布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与四川智佳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川蓬2号这一新品种从成都市金马河流域的野生蓬莪术中被精心选育而出,成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新成员。川蓬2号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药用价值,成为了成都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川蓬2号的生长周期约为220天,从栽种到出苗仅需25天。这种植物株高可达170至210厘米,根茎呈卵圆形块状,肉质且肥大,侧生圆柱状分枝,根细长且末端膨大成长卵形块根。叶片长椭圆形或狭卵形,长12至35厘米,宽7至12厘米,叶脉中部具有紫色晕,叶柄下延成鞘状。穗状花序长约15厘米,花密集,苞片卵圆形,顶端苞片亮红色,花萼白色,花冠裂片3,唇瓣圆形,淡黄色,先端3浅裂,中间裂瓣先端微缺。蒴果卵状三角形,光滑,种子长圆形,具假种皮。花期在4至5月。

川蓬2号的内在品质经过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的检测,干燥块根水分7.9%,总灰分6.1%;干燥根茎吸光度为1.07,水分10.4%,总灰分5.6%,酸不溶性灰分0.6%,浸出物23.4%,挥发油含量为1.6%(ml/g),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规定。

在产量表现方面,川蓬2号同样表现出色。2014至2015年的多点试验显示,根茎平均亩产520.61公斤,比对照增产21.86%;块根平均亩产194.65公斤,比对照增产18.57%。2015年的生产试验中,根茎平均亩产539.76公斤,比对照增产22.40%;块根平均亩产204.26公斤,比对照增产19.87%。

栽培川蓬2号需要遵循一定的要点:5月上中旬为最佳栽种时间,选择直径20毫米、长度50毫米以上的二头、三头的直根茎或直径15毫米、长度70毫米以上的大子姜作种姜。每亩施腐熟堆肥1000公斤、尿素4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并进行三次追肥。田间管理包括追肥前的浅耕除草,干旱时及时灌水,雨季清沟排水。采收加工时间为当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采挖后将根茎和块根分开,除去泥沙和须根后洗净,蒸煮至透心后烘干,干燥温度不超过50℃。

川蓬2号适宜在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冲积土或砂壤土的成都平原地区种植,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