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新棉种“中棉所9A01”:黄河流域棉农的新选择
在黄河流域,棉花种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活动。如今,棉农们迎来了一个新的选择——“中棉所9A01”,这是一个经过国家审定的转基因中熟常规棉花品种,编号为国审棉2022002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共同申请和育种,这个品种以其出色的抗虫性和适应性,为棉农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棉所9A01”以其抗棉铃虫的特性脱颖而出,持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21)第027号),确保了其在生产应用中的安全性。这个品种的生育期为116天,株型松散,株高约108.3厘米,果枝较长,茎秆粗壮,叶片中等大小,叶色鲜绿。它单株能结铃17.9个,铃重6.5克,衣分为42.9%,子指10.6克,霜前花率高达95.2%。出苗好,长势旺盛,整齐度高,不早衰,吐絮顺畅,且对枯萎病和黄萎病有较好的耐病性。
在产量方面,“中棉所9A01”表现优异。2019-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的亩产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3.4%、7.6%和7.3%。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增产效果依旧显著,分别为3.0%、6.3%和6.0%。
栽培“中棉所9A01”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播种期应在4月10日至5月5日之间,种植密度为2500-3000株/亩,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情况进行化学调控,株高控制在110厘米左右。施肥应以测土配方为主,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培育壮苗,并在干旱时及时补充水分。病虫草害防治上,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当地病害种类和发生程度决定使用药剂的种类及用量。特别要注意,二代棉铃虫一般不需防治,但三、四代棉铃虫若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还需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等其他害虫,并严格选用专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防除棉田杂草。
综上所述,“中棉所9A01”以其抗虫性、耐病性和高产性,成为了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的理想选择。但需注意,黄萎病、枯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此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