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9507:安徽省的高产水稻新品种
2024-08-25 05:54:51 发布
在安徽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滁9507(天勤1号)的水稻新品种正在引起广泛关注。这个由都视达生物技术开发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杂交中籼组合,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赢得了农民和农业专家的青睐。
滁9507的诞生,是科研人员多年辛勤研究的成果。自2002年育成以来,它在2004至2005年的安徽省中籼区域试验中,连续两年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增产能力。与当地的对照品种汕优63相比,滁9507的平均亩产分别提高了8.25%和13.87%,这一成绩在农业生产中可谓极为显著。2005年的生产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81.91公斤,比汕优63增产11.58%。
滁9507的株高在115至120厘米之间,株型适中,剑叶短直,叶色深绿,展现出良好的生长姿态。它每穗的总粒数大约为175粒,结实率高达82%以上,千粒重约27克,米质达到了国家3等食用稻品种的品质标准。全生育期为143天,虽然比汕优63稍长3天,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季稻的种植价值。
然而,滁9507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敏感性,提醒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为了确保这一高产品种的稳定发展,农民朋友们在种植时需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底至5月初,并控制好秧龄在30至35天之间。此外,每亩的栽植密度应为2.0万穴,每穴播种1至2粒种子苗,以保证植株间的合理空间和充足的光照。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2006年1月22日对滁9507进行了审定通过,标志着这一新品种正式进入市场,为安徽省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滁9507,以其高产、优质的特性,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选择,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