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小麦新品种“兰天134”:抗锈增产的绿色希望

2025-04-13 05:03:59 发布

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个名为“兰天134”的小麦新品种崭露头角。这个品种,以其独特的遗传背景和优异的农艺性状,为陇东地区的冬小麦种植带来了新的生机。

“兰天134”的诞生,源自陇原932和兰天15号的杂交选育,原代号04-284-11-1-3-4-3-1,经过严格的审定,获得了甘审麦20180013的编号。这个冬性小麦品种,以其幼苗半匍匐的特性,展现出了强大的生长潜力。它的穗形为长方形,长芒白壳,株高适中,为93厘米,穗粒数平均达到35.7个,千粒重高达46.6克,容重达到776克/升。在营养成分上,“兰天134”含有12.9%的粗蛋白,19.9%的湿面筋,沉淀值为39.0毫升,赖氨酸含量为0.39%,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优良的品质。

在产量表现上,“兰天134”同样不负众望。2015-2016年的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其平均亩产达到了332.8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7.9%。2017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222.22公斤,增产幅度达到了12.2%,这一成绩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兰天134”不仅在产量上表现出色,其抗病性同样值得称道。成株期对条锈病混合菌免疫,这意味着在面对小麦的主要病害时,“兰天134”能够展现出更强的抵抗力,减少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在栽培上,“兰天134”适宜在9月中旬播种,亩播量控制在12.5-15.0公斤。施肥时需注意氮磷配合,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适宜的种植范围为甘肃省陇东冬麦旱地品种类型区,这一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使得“兰天134”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

综上所述,“兰天134”以其高产、抗病、优质的综合表现,成为了陇东地区冬小麦种植的新选择。它不仅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希望,更是推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