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治牛犊腹泻?从病因到管理全面解析

2024-10-21 10:00:07 发布

牛犊腹泻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尤其在3周龄以内的幼犊中多发,若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生命。其病因主要分为两大类:疾病因素,如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以及管理因素,包括饲养不当等。养殖场户需根据腹泻症状,准确诊断病因,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1. 对于细菌性腹泻,抗生素治疗是常规方法,常用的抗生素有卡那霉素、痢菌净和磺胺脒等。在治疗过程中,补液至关重要,可通过静脉滴注高渗盐水和葡萄糖溶液,以及安钠咖注射液来恢复机体代谢,防止脱水。若抗生素效果不佳,可尝试中药治疗,如白头翁汤加味,具体配方包括白头翁、黄连等中草药,煎服后可显著改善症状。此外,鞣酸蛋白可作为收敛药物使用。

2. 病毒性腹泻的防治,可使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根据体重计算剂量,连续注射2至3天。重症牛犊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补液,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按体重计算补液量,分次灌服。对于1至6月龄的牛犊,可注射牛病毒性腹泻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3. 针对管理不当诱发的腹泻,应确保怀孕母牛,尤其是后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持产圈干燥卫生,并在预产期前进行定期消毒,使用漂白粉或氢氧化钠溶液。同时,产前7天至产后15天内,对奶牛乳头和外阴部进行消毒,以减少感染风险。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牛犊腹泻的发生率,保障牛犊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