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新星——“凤杂4号”高粱品种

2024-07-27 02:28:21 发布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凤杂4号”的高粱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由敖汉禾为贵种业有限公司精心培育,此品种在2006年经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评审,获得了蒙认粱2008001号的品种认定编号,得到了吉审粱2006002的审定通过。

“凤杂4号”的诞生,是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它以3148A为母本,南133为父本,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和连续回交转育而成。母本3148A和父本南133的结合,赋予了“凤杂4号”独特的遗传优势。

在田间,它的幼苗叶片呈绿色,植株高大,株高在160至170厘米之间,叶片数达到18片。果穗呈圆筒型,穗长25厘米,着壳率仅为5%,显示出其优良的结实性。籽粒椭圆型,红壳,千粒重在30.2至33克之间,角质率高达33.8%,品质上乘。

经过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的品质分析,我们得知“凤杂4号”的粗蛋白含量为9.99%,粗脂肪含量为2.73%,粗淀粉含量高达74.61%,单宁含量仅为0.04%,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其作为饲料或酿造原料的高价值。

在抗性方面,“凤杂4号”同样表现出众。2005年的人工接种抗性鉴定显示,它对丝黑穗病具有6.9R的抗性,这为种植户减少了病害的担忧。

在2007年的内蒙古自治区高粱生产试验中,“凤杂4号”的平均产量达到了618.2公斤/亩,比对照品种内杂5增产了9.9%,平均生育期为128天。这一产量的提升,无疑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亩保苗7000至8000株是适宜的种植密度。而“凤杂4号”的适宜种植区域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等地,这些地区≥10℃的活动积温需达到2900℃以上。

“凤杂4号”高粱,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正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