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麦103:河南农科院的高产抗寒小麦新品种
2024-07-28 02:16:24 发布
在河南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郑麦103”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引起农民们的广泛关注。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精心培育,杨会民、雷振生等育种专家的智慧结晶,郑麦103以其审定编号豫审麦2014019,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希望。
郑麦103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大约在223至234天之间。它的幼苗匍匐生长,叶色浅绿,展现出良好的抗寒性。冬季分蘖力强,春季返青稍晚,起身和两极分化速度适中,抽穗较早。株高74至79厘米,抗倒性表现中等,纺锤型穗小且码稀,短芒,白壳,白粒,半角质,饱满度表现良好。后期耐热性佳,成熟时落黄整齐。
在抗病性方面,郑麦103表现突出,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对白粉病和纹枯病有中等抗性,但需注意高感赤霉病的防治。品质分析显示,其蛋白质含量在14.84%至14.07%之间,容重在775至783g/L,湿面筋含量在25.2%至28.9%之间,降落数值和沉淀指数均表现良好,吸水量适中,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短,弱化度和硬度适中,白度和出粉率均较高。
产量表现上,郑麦103在连续三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展现出了增产潜力,尤其在2012至2013年度的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522.6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8%,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果。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宜的播期和播量,施足底肥,科学搭配N、P、K肥,浇好底墒水,以及适时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喷洒粉锈宁或多菌灵防治病害,注意防治蚜虫等。
经过严格的审定,郑麦103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的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它不仅是农民朋友增产增收的好帮手,也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作物品质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