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新品种“新海61号”——棉花界的新星
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棉花产业一直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棉花界的新星——“新海61号”。这是一款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棉花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获得了新审棉2017年58号的审定编号。
“新海61号”的生育期大约为130天,株高在90至100厘米之间,植株呈现出强壮的生长势和筒型结构。它的果枝较长,结铃性突出,铃重在3.3至3.5克之间,大小适中,形状为长卵圆型。籽指大约为12.5克,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显示出其丰产性。霜前花率高达98.1%,衣分为34.3%,增产效果显著。此外,它的早熟性好,吐絮集中,霜前花率高,这些特性使得“新海61号”在棉花种植中备受青睐。
抗病性方面,“新海61号”同样表现出色。经过石河子农科院棉花所的抗病性鉴定,该品种对枯萎病和黄萎病都具有高抗性,枯萎病病指为3.8,黄萎病病指为6.5。
在品质方面,“新海61号”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38.3毫米,断裂比强度为45.3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4.4,整齐度指数为88.6%。絮色洁白,纺纱均匀性指数为228,纤维品质综合表现优良,达到了长绒棉品种的标准。
产量表现上,“新海61号”在2015-2016两年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114.4公斤,比对照增产15.9%。2016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18.4公斤,比对照增产14.8%。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宜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水、合理调控、适时打顶和病虫害控制。这些技术要点确保了“新海61号”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发挥出最佳的生长潜力。
“新海61号”适宜在南疆早熟长绒棉区种植,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议,同意通过审定。这标志着“新海61号”正式成为新疆棉花产业中的一名新成员,以其出色的表现和特性,为新疆乃至全国的棉花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