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麦31:江苏淮北麦区的高产新希望
2024-08-08 02:27:46 发布
在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淮麦31”的小麦新品种应运而生。它原名“淮麦0559”,是经过淮麦20与邯郸4564的杂交,于2006年成功育成的半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经过严格的审定流程,淮麦31获得了苏审麦201103的编号,成为淮北麦区种植的优选品种。
淮麦31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迅速成为农民朋友的新宠。在2007至2010年的区域试验中,它不仅展现出了较淮麦18增产3.67%的潜力,更在随后的两年中,以5.8%的增产幅度显著超越了对照品种淮麦20。2010至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54.7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2%。
淮麦31的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生长初期稳健,抗寒性佳。它具有强大的抗倒春寒能力,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型松散,茎杆弹性好,抗倒性佳。剑叶挺直,穗层整齐,灌浆速度快,后期成熟状态良好。它的纺锤型穗结实性高,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千粒重高,全生育期较淮麦20早熟1天。
尽管淮麦31对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它对黄花叶病毒病具有抗性。此外,它的谷物品质也得到了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认可,容重、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及稳定时间均表现良好。
为了确保淮麦31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及时收获。播种期为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最适播期为10月5-20日。每亩基本苗15-18万,高产水平下亩施纯氮18公斤左右,并配以足量的磷、钾肥。田间沟系配套,防止明涝暗渍。及时化学除草,适时防治病虫害,并在成熟时抓紧收获。
淮麦31,不仅是淮北麦区的高产新希望,更是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