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香576:红河州的绿色奇迹,杂交水稻新篇章

2024-08-15 03:40:55 发布

在红河州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绵香576的籼型杂交水稻正在悄然改写农业的历史。这款由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水稻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卓越的品质,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新宠。

绵香576的亲本组合是宜香1A与绵恢576,由选育完成人王志精心培育而成。它的颖尖呈现紫红色,而颖尖、叶鞘、叶环、叶缘和叶尖都带有鲜明的色彩,部分谷粒上还点缀着短芒。这种水稻在生长中期对肥料的需求较为挑剔,但一旦适应,便能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绵香576的全生育期为165.5天,成穗粒率高达65.5%,株高104.2厘米,穗长24.2厘米,穗着粒数达到150.6粒,而穗实粒数为124.4粒,结实率高达82.6%。这些数字背后,是绵香576对产量的承诺和保证。

在品质检测方面,绵香576同样表现不俗。出糙率79.6%,精米率70.2%,整精米率58.2%,粒长7.1毫米,粒长宽比2.8,垩白率23%,垩白度2.8%,透明度达到1级,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6%,这些指标均达到了国标优质稻谷3级的标准。

在抗性评价上,绵香576表现出对稻瘟病的抗性,对白叶枯病有中等程度的感应。这使得它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产量。

产量表现上,绵香576在2008-2009年的红河州区试中,两年平均单产达到740.7千克,平均增产4.3%,增产点率高达70%;在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702.7千克,平均增产4.4%,增产点率60%。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绵香576的高产潜力。

绵香576的适应区域广泛,特别适宜在红河州南部边疆县海拔1350米、内地县海拔1400米以下的籼稻区种植。这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优质的水稻选择,也为红河州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绵香576,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更是红河州农业创新和进步的象征。它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和市场的欢迎,成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