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禾丝苗:水稻新品种,丰收与品质的双重保证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水稻品种的改良一直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粤禾丝苗”作为水稻家族中的新成员,由四川台沃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与江西国穗种业有限公司联合育种,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市场的关注。
“粤禾丝苗”的审定编号为赣审稻20170041,适宜在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此外,它还在浙江省中南部作为连作杂交晚籼种植,展现出良好的适应性。2017年的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这一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29.2天,比对照品种岳优9113稍晚熟1.4天。
在外观上,“粤禾丝苗”株型适中,叶片挺直,分蘖力中等,稃尖无色,熟期转色良好。株高94.6厘米,亩有效穗达到19.0万,穗长22.1厘米,每穗总粒数154.3粒,实粒数131.0粒,结实率高达84.9%。千粒重23.1克,出糙率81.5%,精米率74.5%,整精米率65.3%,粒长6.6毫米,粒型长宽比3.1,垩白粒率10%,垩白度2.0%,直链淀粉含量16.3%,胶稠度60毫米。米质达到国优2级标准,米粒外观优良,米饭口感上佳。
在产量上,“粤禾丝苗”同样表现出色。201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亩产达到了593.2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9%。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粤禾丝苗”的高产潜力,也显示了其在实际种植中的经济效益。
在抗病性方面,“粤禾丝苗”同样不容小觑。2017年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和温州市农科院鉴定,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2.3,属于中抗稻瘟病的品种。
对于种植“粤禾丝苗”的农户来说,栽培注意事项也非常重要。建议在6月20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2.0-3.0公斤,秧龄控制在28天以内。栽插规格为5寸×6寸,每穴插3-5粒谷苗,亩插基本苗10-12万。在施肥方面,要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适施穗粒肥,亩施纯氮9-11公斤,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5:0.7。灌溉管理上,要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浅水孕穗,干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
“粤禾丝苗”以其高产、优质和抗病性,成为了水稻种植者的新选择,为农民的丰收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