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9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2025-05-28 05:33:19 发布

探索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白春9号小麦,一个春性小麦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吉林省西部地区农民的新宠。白春9号,审定编号为吉审麦20190002,以其82天的生育期,幼苗直立健壮,叶片鲜绿,分蘖力中等,株高89cm,穗纺锤型,穗长11.7厘米,主穗小穗数16.1个,主穗粒数44.9粒,主穗粒重2.17克,白壳、有芒、红色角质粒,籽粒椭圆型,籽粒饱满,千粒重46.74克,容重788克/升,茎秆强韧性好,抗倒伏性强,成穗整齐,茎秆落黄好,展现了其卓越的生长特性。

在抗病鉴定方面,白春9号表现出高抗秆锈病,中抗叶锈病,抗赤霉病,中抗白粉病,抗散黑穗病,中抗根腐病的优异抗病性。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测试结果显示,其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3.11%,降落数值338s,湿面筋26.8%,沉淀值33.0ml,吸水量60.3ml/100g,面团形成时间2.2min,稳定时间3.2min,弱化度127F.U,粉质质量指数49mm,评价值40,最大拉伸阻力306E.U,延伸性180mm,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白春9号的高品质。

产量表现上,白春9号在2016至2018年的三年区域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达到4841.93公斤,比对照品种丰强7号增产6.27%。2018年的生产试验中,4个试点平均公顷产量为4457.00公斤,同样比对照品种增产6.22%,这些数据无疑证明了白春9号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公顷保苗550万株,播种量为270公斤;种肥每公顷施用氮磷钾复合公顷肥300公斤,三叶期每公顷追施尿素75公斤;若土壤墒情不好,需灌保苗水;拔节和灌浆期根据自然降水情况适时增减灌水次数。

白春9号,一个符合吉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的新品种,已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具有水浇条件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这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对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