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稻263:黄淮地区水稻新希望,高产抗病的绿色选择
2024-08-10 04:13:06 发布
在黄淮地区,水稻种植者迎来了一个新伙伴——津稻263。这款由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粳型常规水稻,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当地农业的新星。
津稻263的全生育期平均为156.9天,比传统的徐稻3号稍长,但正是这多出的时间,让它在产量上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平均株高107.6厘米,穗长17.1厘米,每穗总粒数达到128.6粒,结实率高达87.1%,千粒重25.1克,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津稻263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力,以及对生长条件的充分利用。
在抗病性方面,津稻263同样表现出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仅为3.2,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仅为4.9%,这使得它在中抗稻瘟病和抗条纹叶枯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米质方面,津稻263的整精米率达到71.7%,垩白米率仅为18%,垩白度1.4%,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2%,这些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保证了稻米的品质。
产量表现上,2009年和2010年的区域试验中,津稻263的平均亩产分别为623.1千克和607.2千克,均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超过4%。两年的平均增产率达到了5.2%,增产点比率高达90.5%,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93.9千克,再次证明了其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的明确指导,使得津稻263的种植更加科学和高效。从育秧到移栽,再到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了津稻263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茁壮成长。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定,津稻263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被正式推荐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对于这些地区的水稻种植者来说,津稻263不仅是一款高产的水稻品种,更是他们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上的可靠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