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绿色卫士——抗线4号大豆
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的广袤草原上,一种名为“抗线4号”的大豆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成为当地农业的绿色卫士。这个品种,编号蒙认豆2004001号,由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引种和培育,自1983年的一次有性杂交实验起,经过多年的选育,终于在1998年从黑龙江省引进,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抗线4号大豆的生命力,从它的胚轴开始就展现出来。绿色的下胚轴预示着它旺盛的生长力。它的叶片圆润,上部稍尖,展现出良好的落叶性,这不仅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也便于收获时的机械化作业。白色的花朵,中等密度的花序,花期长达30天左右,为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花粉源,也为大豆的授粉和繁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它的茎秆直立而粗壮,抗倒伏能力极强,株高大约70厘米,分枝不多,大约2个,这使得它在风大的草原上也能稳稳站立。主根粗壮,侧根发达,这为它在盐碱、干旱的环境中提供了强大的生存能力。
豆荚近柱形,成熟时为褐色,上、下结荚均匀,三粒荚为主,显示出亚有限结荚习性。圆形的籽粒,种皮黄色,褐脐,百粒重在20至22克之间,这不仅保证了产量,也保证了品质。蛋白质含量高达38.02%,脂肪含量为20.77%,这些都是衡量大豆品质的重要指标。
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抗性。抗线4号大豆高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同时还能耐盐碱、干旱,对红蜘蛛和蚜虫的危害也较轻。在2001年和2002年的区域试验中,它的平均产量分别达到了106.2kg/亩和176.8kg/亩,比对照品种北丰9号平均增产17.49%和12.50%。在2002年的生产试验中,6点次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53kg/亩,平均增产8.82%。
种植抗线4号大豆,需要在5月1日至10日之间播种,适合在中下等肥力的地块或重迎茬地块种植。在高肥水地块,可以适当降低施肥量。栽培密度每公顷22至23万株,比普通品种要小,这有助于保持植株间的通风和光照。
抗线4号大豆,不仅是一种农作物,更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绿色卫士,它以自己的方式,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也为当地的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