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张薯14号:华北马铃薯的新希望,产量与品质的双重飞跃
在华北广阔的土地上,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新的马铃薯品种——冀张薯14号,它以其卓越的产量和优良的食用品质,成为了华北马铃薯种植的新宠。
冀张薯14号,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8)130005,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而成。这个品种是克新3号和金冠的杂交后代,继承了双亲的优秀基因,展现出了中晚熟鲜薯食用型品种的特性。从出苗到收获,冀张薯14号的生育期为97天,植株直立,株高约60厘米,茎和叶均为绿色,单株主茎数平均为2.0个,花冠白色,薯型为卵圆形,皮肉均为浅黄色,薯皮光滑,芽眼浅,单株结薯块数平均为4.0个,商品薯率高达69%。
在营养成分上,冀张薯14号同样表现优异。其薯块淀粉含量为13.22%,干物质含量18.68%,粗蛋白含量2.12%,还原糖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高达17.8毫克/100克。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冀张薯14号不仅在口感上蒸煮食味佳,而且在营养价值上也毫不逊色。
抗病性方面,冀张薯14号同样表现出色。它对晚疫病和早疫病具有中抗性,对PVX病毒病和PVY病毒病则具有高抗性。在产量上,冀张薯14号在两个生长周期中均表现出色,亩产分别为1810.8千克和1749.9千克,比对照品种紫花白分别增产30.1%和28.4%。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播期:河北北部、内蒙古在4月底5月初播种,其他地区根据当地中晚熟品种的播种期确定。
2. 种薯处理:播种前18~20天将种薯提前出窖,催芽12天左右,晒种8天,切块重30克左右,每个切块确保1~2芽。
3. 密度:每亩3500~4000株。
4. 田间管理: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千克,混施马铃薯专用肥50千克;苗高20厘米时中耕一次,现蕾前结合中耕培土一次。
5. 病害防治:主要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生育期共用药3~5次。
冀张薯14号适宜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等华北一季作区种植。虽然在沙壤土上种植大薯率低,但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冀张薯14号,不仅是产量的保证,更是品质的象征。它的到来,为华北的马铃薯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我们期待它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