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麦907:长江上游冬麦区的新希望
在长江上游冬麦区,农民朋友们迎来了一位新伙伴——绵麦907。这款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优良的品质,正逐渐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
绵麦907以其春性特征和178.1天的全生育期,比川麦42晚熟2.2天,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长周期。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且绿意盎然,分蘖力强,为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株高86.5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良好,整齐度佳,穗层整齐,熟相美观,这些都是绵麦907的显著特点。
在产量方面,绵麦907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9至2020年度的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409.4千克,比对照川麦42增产5.64%;2020至202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82.4千克,增产4.64%;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360.1千克,比对照绵麦367增产6.02%。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绵麦907的高产潜力。
品质上,绵麦907籽粒容重高达780克/升至777克/升,蛋白质含量在12.70%至13.70%之间,湿面筋含量22.8%至24.6%,稳定时间2.7分钟至2.5分钟,吸水率62.6%至58.7%,最大拉伸阻力330Rm.E.U.至313Rm.E.U.,拉伸面积57平方厘米至64平方厘米。这些指标显示了绵麦907在食品加工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然而,绵麦907对赤霉病高感,对叶锈病慢感,对白粉病中抗,对条锈病高抗,因此在栽培时需特别注意防治蚜虫和赤霉病。适宜播种期为10月23日至11月3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至14万,成熟时应及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经过国家审定,绵麦907符合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组的多个地区种植,包括贵州省、重庆市全部,四川省除阿坝、甘孜州南部部分县以外的地区,云南省泸西、新平至保山以北和迪庆、怒江州以东地区,陕西南部地区,湖北十堰、襄阳地区,甘肃陇南地区。
绵麦907,不仅仅是一个品种,它是长江上游冬麦区农业发展的新动力,是农民增收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