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兰考,科技“红马甲”如何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春风拂过兰考,焦裕禄精神在这里绽放新花。60年前,焦书记亲手种下的泡桐树,如今花团锦簇,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传奇故事。而今天,河南省兰考县,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科技志愿者,正以焦裕禄为榜样,活跃在田间地头,用他们的智慧与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2017年,兰考县成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乡村振兴成为新的目标。农民们迫切需要科技的助力,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然而,一次番茄苗的失败教训,让时任兰考县科协党组书记的陈国平深刻认识到,只有真正懂得农业技术,才能避免走弯路。
面对挑战,陈国平决心组织专家,将科技服务送到农民的家门口。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他们从全县各部门选拔了30名农业技术人员,成立了“一懂两爱”科技志愿服务团,陈国平担任团长,带领团队深入乡村,开展科技惠民服务。
科技服务团的成立,让农民们看到了希望。他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民的具体需求,并将服务团细分为不同的专业小组,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他们身穿“红马甲”,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免费的科技服务,很快成为了兰考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赢得农民的信任并非易事。起初,农民们对免费服务持怀疑态度,担心是推销活动。但科技服务团以实际行动,用真心真情的服务,逐渐赢得了农民的信任。2018年,张雪云的蜜瓜大棚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专家的指导下,她的蜜瓜大丰收,每亩纯收入达到了1.3万元。
科技服务团不仅帮助农民解决眼前的问题,更探索出了“科技+服务+致富”的新型服务模式。他们快速响应农民需求,入户服务,立信于民。2021年7月,当果农樊书礼的梨园遇到病害时,科技服务团的专家们及时出现,开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案,帮助梨园增产。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在科技服务团的帮助下,兰考县的小宋镇东邵岗一村建起了300多座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成为农民致富的新产业。科技服务团的成员们,发扬焦裕禄精神,无论严寒酷暑,每周三次送技术下乡,帮助农民实现致富梦想。
如今,科技服务团的规模已经扩大到306人,他们活跃在兰考县的田间地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跳动音符。兰考县科协主席王其珍表示,科协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成立下属协会,动员最广泛的科技人员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推进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强大合力。
科技志愿服务团还形成了“大专家带乡土人才、乡土人才带一般农户”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了兰考县农民的整体技术水平。张雪云的丈夫就是从普通农户成长为新型乡土人才的典型,现在他也成为了科技志愿服务团的一员。
“一懂两爱”科技志愿服务团,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懂农业才能有担当,爱农村才能守初心,爱农民才能付真情”的理念。未来几年,他们计划将团队扩展到600人,继续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他们将以“红马甲”为标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雷锋式的志愿者,为乡村振兴奏响最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