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新成果——晋油11号,冬油菜的绿色革命
在山西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晋油11号”的油菜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为当地农业带来一场绿色革命。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晋油11号,以其审定编号晋审油2014001的身份,成为了冬油菜种植的新选择。
晋油11号,这个甘蓝型三系杂交种,以其冬性和240天的平均生育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长势和良好的整齐度。它的抗逆性同样令人瞩目,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茁壮成长。从外观上看,晋油11号的子叶呈肾形,幼茎和心叶均为绿色,幼苗直立,幼叶椭圆形,基叶绿色,带有叶柄,微有蜡粉,叶缘缺刻,苔茎绿色,花黄色,株形紧凑,籽粒黑色。它的株高可达150厘米,分枝部位大约在55厘米,匀生分枝,单株有效分枝数约1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平均为305个,每角粒数25粒,千粒重达到3.8克。这些特性使得晋油11号不仅抗倒伏,而且耐寒性强,整齐度好,不育株率低于5%。
在品质方面,晋油11号同样表现出色。2013年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分析显示,其芥酸含量仅为0.2%,硫甙含量为22.29μmol/g饼,含油量高达44.58%,这些指标均显示了晋油11号的高品质。
产量表现上,晋油11号在2011至2012年度的山西省冬油菜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202千克,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0%。在10个试点中,有9个点实现了增产。特别是在2012年,平均亩产190.2千克,比对照增产6.5%;2013年平均亩产213.8千克,比对照增产5.5%。
栽培晋油11号,需要遵循一定的要点。适宜播期为水地9月中旬,旱地9月上旬。适宜密度为水地每亩1.5~1.8万株,旱地每亩2.0万~2.2万株。种植时需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硼肥;冬前及时进行中耕培土,浇灌越冬水;并注意防治菌核病和蚜虫。
晋油11号适宜在山西南部油菜产区种植,它的出现,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量、高品质的油菜新品种,也为山西乃至全国的油菜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