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麦33: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金色希望

2024-07-24 02:00:40 发布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一种名为“龙麦33”的小麦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抗性,成为当地农业的一颗璀璨明星。它不仅是经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严格审定的品种,更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

龙麦33,这个品种认定编号为蒙认麦2011001号的小麦,以其独特的性状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农民的青睐。植株直立,株高适中,穗形纺锤,长芒白壳,籽粒红粒,质地坚硬,千粒重达到41克。经权威机构检测,其品质指标均表现出色,容重高达805g/L,粗蛋白含量达到16.99%,湿面筋含量34.8%,沉降值63.5ml,稳定时间4.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352E.U,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龙麦33的优良品质。

在抗性方面,龙麦33同样表现出色。它对秆锈病和叶锈病具有中抗至高抗的能力,对根腐病也有一定的抗性,但需注意在赤霉病重发区慎重使用。这些抗性特点,使得龙麦33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的产量。

经过多年的试验,龙麦33在东北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产量潜力。2007年,它在内蒙古的4个试验点平均亩产达到300.8kg,虽然略低于对照品种,但在2008年和2009年的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341.9kg和351.3kg,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显示出其增产潜力。

种植龙麦33时,需要掌握一些栽培技术要点。公顷保苗量应在630-650万株之间,以确保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此外,由于对赤霉病的敏感性,建议在重发区慎用,以避免病害的发生。

龙麦33,这个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孕育出的小麦品种,以其出色的品质和抗性,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在这片金色的土地上,龙麦33不仅是农作物的代表,更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象征,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