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豆19号:黄淮海地区夏播大豆的高产新选择
在黄淮海地区,大豆种植户们迎来了一位新伙伴——菏豆19号。这款由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大豆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菏豆19号的生育期为105天,株型紧凑,展现出有限结荚的生长习性。它的高度适中,达到66.9厘米,拥有14.0节主茎和1.4个有效分枝。每株可结出32.3个有效荚,粒数高达74.7粒,粒重达到17.1克,百粒重更是达到23.1克。叶片呈卵圆形,花朵紫色,覆盖着灰毛,而其椭圆形的籽粒,种皮为黄色且无光泽,种脐呈现深褐色。
在抗病性方面,菏豆19号对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有中等抗性,对7号株系有感病性,但对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则表现出高感。尽管如此,其营养成分丰富,粗蛋白含量高达41.88%,粗脂肪含量为19.65%,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蛋白和脂肪来源。
产量方面,菏豆19号在2008年和2009年的区域试验中,分别以197.3千克和190.6千克的平均亩产,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3.8%和11.6%。两年平均下来,亩产达到193.9千克,增产7.7%。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亩产更是达到了175.7千克,增产12.9%。
种植菏豆19号的关键在于6月上中旬的播种时机,以及每亩1.5~2万株的适宜密度。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化肥和微量元素,确保植株健康成长。对于未施用基肥的地块,初花期结合灌溉进行追肥,以及在花荚期通过叶面喷施补充微量元素,都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经过严格的审定,菏豆19号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特别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进行夏播种植。然而,由于对胞囊线虫病的高感,易发区的种植户需要谨慎选择。
菏豆19号,以其高产、优质的特性,为黄淮海地区的大豆种植带来了新希望,是当地农户值得考虑的种植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