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麦司衣陶芬:丰产与美味的双重奏
在江苏地区,无花果麦司衣陶芬以其夏秋兼用的特性,成为了当地果农的宠儿。这种果树以其中庸的树势和稍差的耐冻性,特别适宜作为秋果栽培。它的结果能力令人印象深刻,经过强修剪后,单枝新梢能结出36个果实,成熟收获时可达15至18个,平均单果重80至100克,最大可达180克,紫红色的果皮下隐藏着15至20度的甜蜜。
栽培无花果麦司衣陶芬,关键在于合理密植和独特的整形修剪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整形方式,栽植密度会有所不同。2主枝整形时,行株距1.8至2米乘以3至4米,亩栽83至124株;4主枝整形时,行株距2.2至2.5米乘以2.5至3.0米,亩栽89至122株。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适合稀植,反之则密植。
整形修剪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定植后,根据地区气候的不同,留干高度在15至40厘米之间剪截,培养2根或4根新梢作为预备主枝。秋冬季将主枝拉平并固定,翌年春季在主枝两侧间隔20至25厘米选留侧枝作为结果枝,冬季则对结果枝进行2至3芽的更新修剪。
果实催熟技术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在果实发育到一定阶段后,通过生长促进剂处理,可以提前7至10天收获成熟的果实。
科学施肥同样不可忽视。幼树期每亩需用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各25公斤。基肥要重施,占总肥量的60%,并且要早施现果肥,通常在5月底至6月上旬进行。
病虫防治也是保证产量的重要措施。梅雨季连续阴雨容易导致果实感染疫病,通过排水降渍、地面覆盖稻草或地膜切断病原传播,并结合喷洒杀菌剂可以有效控制疫病。对于桑天牛,采取捕捉成虫、刺杀卵和幼虫、主干刷涂白剂、结果枝基部喷洒氧化乐果和杀螟松等农药,均能取得良好防效。
在寒冷地带,安全越冬措施同样重要。采用低主干水平整形,12月份经强修剪后,通过埋土或覆盖稻草再加盖黑地膜等办法,均能防止冻害。
最后,对于10月下旬因遇低温或霜冻而不能自然成熟的果实,可以用于加工果脯。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选果、切柄、清洗、预煮脱色、冷却、糖煮、糖渍、沥汁、烘干、整形、灭菌和包装,每一步都精心操作,以保证果脯的品质和口感。
无花果麦司衣陶芬,不仅在田间地头展现出它的丰产潜力,更在加工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美味。这种果实,无疑为江苏地区的农业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